草树知春不久归
春分到,
吉鸟报,
昼夜平分时光好。
百花开,
雨水少,
春色满园关不了。
历史渊源
春分,是二十四节气之一,春季第四个节气。春分的“分”有两个含义,一是“季节平分”,传统以立春到立夏之间为春季,而春分日正处于两个节气之中,正好平分了春季;另一含义是“昼夜平分”,在春分这天,太阳直射赤道,昼夜等长,各为12小时。春分的气候特点是天气温暖、阳光明媚。在这时节,中国民间有放风筝、吃春菜、立蛋等风俗。
春分三候
一候玄鸟至
“玄鸟”指的是燕子。在上古时期,每当春分时节,天子除了祭祀太阳之外,还会亲率家眷恭迎燕子这位春神,“待遇”极高。潜移默化的上古文化,一直保护着这可爱的生灵。
二候雷乃发声
虽然惊蛰往往使人联想到春雷,但春分才是“雷乃发声”的节气。初雷往往雷声大、雨点小,并没有带来有效降水。到了阳春三月,雷雨天气才变得更多,也更具声势。
三候始电
春分时节,最初的雷电,雷声显得更突出,闪电感觉只是陪着雷公出场的一位“灯光师”。但再过些天,就不一样了,云地闪电,就会有所谓的“落地雷”,可能劈到人,导致伤亡;可能劈到树,造成火灾。
传统习俗
吃春菜
春菜是一种野苋菜。春分这天,人们把采回来的野苋菜与鱼片滚汤,名曰“春汤”,有顺口溜说“春汤灌脏,洗涤肝肠,阖家老少,平安健康”,这一习俗反映了人们祈求幸福安康的美好愿望。
蛋儿俏
“春分到,蛋儿俏”,在每年的春分这一天,世界各地都会有数以千万计的人在做“竖蛋”试验。这一被称之为“中国习俗”的玩艺儿,成为“世界游戏”。不过其玩法却简单易行且富有趣味。
放风筝
春风和畅,草长莺飞,此时正是放风筝的好时候。小伙伴们牵着风筝迎着风跑,风筝高高升起,不时与空中的燕子相遇。风筝又叫纸鸢,它起源于古代中国,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。
古诗欣赏
《咏柳》
【唐】贺知章
碧玉妆成一树高,万条垂下绿丝绦。
不知细叶谁裁出,二月春风似剪刀。